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高考是否會延期?是否繼續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如何實施?
在2月12日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對當下公眾關心的一些問題做出了回應。
劃重點
01
高考是否會延期?將審慎研究
“高考實施方案將會審慎研究制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
高考是千家萬戶關注的焦點,疫情背景下,今年6月份的全國統一高考是否會推遲時間?王輝表示,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高考工作要把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當前距離高考還有將近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將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變化情況,會同相關部門和各地及時評估疫情對組織考試可能產生的影響,審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的具體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安排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劃重點
02
各地要錯峰、錯區域和錯層次開學
“開學時怎么做?錯區域、錯層次、錯峰開學。”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表示。
很多人關心,有沒有可能繼續推遲開學返校的時間?在開學之后,如果說校園內發現了疑似或者確診的病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王登峰表示,關于延期開學,教育部是有明確要求的。什么時候開學,第一是由各地根據當地疫情發展的情況來制定,上海相關地區已經發出了2月底之前不開學的通知。另外就是開學時怎么做的問題,就是錯區域、錯層次、錯峰開學。
等學生到學校之后,如果出現了疫情或者出現了確診病例或者疑似病例,就要按照當地醫療和疾控部門的要求進行管理救治,同時對這個學生所在的區域進行消毒,還要對相關人員進行隔離。同時學校要建檔,要一直跟隨,直到全部痊愈。
王登峰介紹,從返校大學生來講,目前教育部已經明確要求各地要延遲開學,在開學時主要抓住3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開學的環節,推遲開學以后,要進行錯峰、錯區域和錯層次的開學。錯區域就是疫情嚴重地區和其他地區要錯開時間,錯層次就是大學,包括高職高專、中專和中小學也要錯開,因為中小學基本是在屬地范圍內,而大學包括中職和高職都有跨省的流動,所以這是一個錯層次的開學。錯峰就是在同一個地區錯開不同時間來開學。
第二個環節是開學的過程或者是返校的過程,我們首先要確保返校過程的安全、有序、錯峰。
第三個環節是等學生到達學校之后,對于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可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每一所學校都要按照統一的部署和要求進行消殺方面的準備,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和確診病人有過接觸的,包括有咳嗽發燒癥狀的同學,可能要進行單獨的隔離,其他的同學每天要測量體溫,要隨時關注他們身體狀況的變化,這些不一定需要隔離。來自湖北疫區的同學,首先這些同學在返校之前要按照湖北武漢當地實際的要求,比如湖北或武漢的人什么時候能夠離開到全國各地去,我們湖北籍的學生要到外地上學首先要符合湖北當地的要求。比如他所在的學校提前開學了,但是當時還沒有解除對湖北或者武漢的人員流動的管制或要求,他們就要留在原地。等他們從湖北回到各自學校之后,也要進行單獨的隔離。其他地方到武漢去上學的同學也是同樣,在武漢地區還沒有解除人員流動管控時,也不能夠過去。
劃重點
03
堅決防止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正常的課堂教學
“要堅決防止以居家學習來完全代替學校正常的課堂教學工作,所以各地各校要認真做好開學后的教學與現在居家學習的緊密銜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
“中國的中小學生人數眾多,由于各地情況不同、條件不同,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育情況、認知情況也不大相同,所以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還是要堅持由省級統一部署和因地、因校制宜相結合來實施。至于停課不停學,是否上新課、哪個年級可以上、哪個年級不能上,應該由當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根據實際統籌把握。”呂玉剛強調,正式開學恢復課堂教學后,各地各校要精準地分析學情,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對已經居家在網上學習過的一些課程,要有重點的對已學的內容進行講解和復習,加大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對疫情防疫阻擊戰一線的人員子女和農村邊遠地區留守兒童特殊群體的關愛、幫扶、指導,確保每名學生較好地掌握已學的知識和內容,然后再進行新的課程教學。對于沒有參加網上課程學習的,要堅持從頭開始實施教學。
“總之,就是要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確保學業質量。”呂玉剛說。
劃重點
04
“停課不停學”是廣義的學習,要特別關注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學生
“‘停課不停學’是廣義的學習,要特別關注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學生。”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
“停課不停學”是近期的熱門話題,針對在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的孩子可能沒有條件上網課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最近大家非常關心延遲開學期間學生學習的問題,停課不停學應該是一種廣義的學習,學習的方式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網上學習。各地要特別關心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學生的學習問題,特別是農村的留守兒童,要給予更多關心和支持。
針對居家學習的特點,采取多種方式予以支持和服務。為了幫助偏遠貧困地區的學生拓寬學習渠道,提供學習的資源支持與服務,從2月17日開始,就是下周一開始,中國教育電視臺第四頻道將通過直播衛星平臺向全國用戶傳授有關課程學習資源,將覆蓋偏遠貧困農村地區,特別是網絡信號比較弱和有線電視沒有通達的地區,解決這些地區學生的學習問題。同時需要指出,教育電視臺播出時間是有限的,這些學習資源以小學課程資源為主,同時兼顧了初中和高中學生的學習。
劃重點
05
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將于2月17日開通
“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將于2月17日,也就是下周一正式開通,同時中國教育電視臺四頻道通過直播衛星戶戶通平臺向全國傳輸有關課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
呂玉剛在發布會上介紹,教育部辦公廳和工業與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對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的有關工作進一步提出了意見。
考慮到我國各省區市的教育發展水平和條件保障能力不同,為支持各地做好停課不停學工作,幫助學生居家學習,教育部整合國家以及有關省市和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免費供各地自主選擇使用。平臺的資源包括新冠肺炎防疫的有關知識、紅色教育資源、專題教育資源、數字教材資源,以及從小學到普通高中主要學科課程的學習資源。課程時間一般在20分鐘左右,我們也注意到網上學習的情況,課時不宜過長。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將于2月17日,也就是下周一正式開通,同時中國教育電視臺四頻道通過直播衛星戶戶通平臺向全國傳輸有關課程。電視頻道播出的資源要通達農村偏遠地區,覆蓋偏遠農村網絡信號弱以及有線電視沒有通達的地區。為豐富學習資源,還組織部分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一些中小學校的優質資源,面向全國開放,免費提供選擇性使用和支持。
劃重點
06
特別不建議高校在疫情期間要求每一位教師都制作直播課
“我們特別不提倡、不鼓勵、不希望、不建議各高校在疫情期間要求每一位老師都要制作直播課。”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
“高等學校的在線教學不僅是在疫情期間可以起到救急的作用,而且這也是中國高等學校這幾年來一直致力推動的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學習革命。”吳巖介紹,當前教育部推出的22個線上課程平臺的2.4萬門課程不是為應對疫情臨時倉促制作上線的,而是這幾年來精心組織、精心培育、精心遴選的好老師的好課,“應該說這些課是有質量保障的”。
吳巖在發布會上表示,教育部要求各課程平臺從1月30日開始就做技術準備,做了各種壓力測試,應該說現在的準備工作和運行效果是好的,后續保障在線教學能夠順利進行。
“在技術上我們要開源‘截’流,在原先的22個課程平臺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經過認真篩選過的平臺,我們把平臺的基數做大,避免在同一時間、同一平臺、同一門課程出現擁堵。在課程提供的形式上,我們提供包括慕課、spoc、虛擬仿真實驗課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在內容上,我們保障花色、品種齊全,有通識課、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理論課、虛擬仿真課,覆蓋了本科的所有12個學科門類和專科高職的18個專業大類,供高等學校教師、學生按照各自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自由選取。在管理上,我們要實行‘四把關’:平臺把關,學校把關,教職委把關、高教司把關,我們實行嚴格的把關保障課程質量和技術的實施。”吳巖說。
劃重點
07
考研及后續工作是否會延遲?將視疫情發展變化情況另行通知
“原定4月初左右進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是否延期,將視疫情發展變化情況另行通知。”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
王輝在發布會上介紹,根據教育部有關在疫情流行期間不舉辦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的要求,近日,教育部有關部門已經印發通知,明確原定近期舉行的自劃線高校碩士研究生的復試錄取工作和有關招生單位博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推遲舉行,具體工作安排由各相關招生單位在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指導下,結合本地、本單位疫情防控情況確定。
劃重點
08
畢業論文和答辯會根據疫情變化具體安排
“當前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重點還是在延遲開學期間如何做好線上教學的工作,我們會密切研判形勢,根據疫情的變化,適時做出有關高校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和答辯時間的相關要求和具體安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
畢業生非常關注,推遲開學是否會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產生影響?教育部在這方面有哪些措施?畢業答辯的時間是否應會因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吳巖表示,當前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重點還是在延遲開學期間如何做好線上教學的工作,我們出臺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的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在這個《意見》中確定了九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任務,對疫情防控期間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同時針對寒假期間大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實習,也作出了全部暫停的要求,同時要求各高校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可以做出適當減免實習學分的政策。目前,全國的疫情形勢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高校大學生的畢業季按每年的慣例應該是6、7月份,我們會密切研判形勢,根據疫情的變化,適時做出有關高校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和答辯時間的相關要求和具體安排。
劃重點
09
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受影響
“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就更加復雜嚴峻。”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
延遲開學后學生的畢業就業問題怎么解決?王輝說,教育部已經針對防控疫情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重點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網上就業服務。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之前,為了防止大規模的人員聚集,暫停教育系統舉辦的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在此情況下,教育部將大力推進網上就業服務,教育部就業平臺將緊密聯系省級就業平臺、高校就業網和社會招聘網站,組建就業大市場,共享崗位信息,共同開展網上就業服務。同時,對網上的用人單位和招聘信息進行嚴格審核,確保信息真實有效,推動各地各高校開展網上面試、網上簽約以及網上辦理就業手續。
二是大力開拓就業渠道。進一步組織實施好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鼓勵大學生參軍入伍,進一步落實好基層就業學費資助等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建立校企合作的對接平臺,在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中加強人才供需的對接。深入挖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造的就業機會,支持畢業生實現多渠道就業。
三是著力強化重點幫扶。指導高校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生、身體殘疾畢業生等群體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崗位推送工作。開發一批線上就業指導課程,開通就業咨詢熱線,做好畢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四,適當延長擇業時間。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后再及時辦理就業手續。
劃重點
10
重要生力軍!123所高校的287家附屬醫院派出了792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截止到2月10日,有123所高校的287家附屬醫院派出了792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其中教育部直屬高校20所,61家醫院派出3787人;其他部委屬高校5所,共7家醫院派出264人。地方高校的98所219家醫院,派出3873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
吳巖在發布會上介紹,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和舉辦醫學教育的綜合大學積極組織附屬醫院的醫務人員全力支持武漢、支持湖北。此外,全國高校的350多家附屬醫院按照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的統一部署,全面投入到當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
“高校的附屬醫院在當地和全國都是醫療教學和科研的排頭兵,在這次疫情的阻擊戰中,高校的附屬醫院組織精兵強將,全力支援湖北抗擊疫情,全力投入到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應該說成為了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生力軍。”吳巖說。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