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合發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 2025-04-01
來源: 澎湃新聞
關鍵詞:義務教育,教育部,公辦學校,擇校熱
“目前,隨遷子女80%進入公辦學校就讀,另有7.5%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并全部納入生均公用經費和兩免一補補助范圍,兩者之和已經接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12月13日,在教育部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就公眾普遍關注的義務教育“擇校熱”問題進行介紹。
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8%
給“擇校熱”降溫:多校劃片、隨機派位。
據澎湃新聞在發布會現場了解,為給“擇校熱”降溫,自2014年起,教育部啟動了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改革,以促進教育公平為導向,強化地方政府和學校招生入學責任,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推動各地形成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在此基礎上,今年2月,教育部專門印發了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知。隨后教育部召開了全國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會議,對進一步深入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作出全面部署。
呂玉剛介紹,在前幾年推進重點大城市免試就近入學基礎上,教育部積極穩妥推進所有地市、縣(區)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對熱點公辦學校實行多校劃片、隨機派位入學。
同時,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廣泛采取集團化辦學、強校帶弱校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普遍將50%以上的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分配至區域內初中,擴大薄弱初中和農村初中學生升學機會。實行均衡編班,合理配置班級生源、師資,避免擇班、擇師問題。
呂玉剛強調,教育部高度重視保障隨遷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各類優撫對象入學。目前,隨遷子女80%進入公辦學校就讀,另有7.5%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并全部納入生均公用經費和兩免一補補助范圍,兩者之和已經接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盲、聾、培智三類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已達到90%。
推行陽光招生:將招生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在招生方面,教育部全面推行陽光招生,實行招生信息“八公開”制度,公開招生方案、招生計劃、招生范圍、招生程序、報名條件、錄取結果、咨詢方式、監督舉報制度。
“依托學籍系統和招生入學平臺,禁止學校為違規招收的學生分配學籍,將招生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呂玉剛表示。
此外,嚴格落實“十項嚴禁”紀律要求。嚴禁中小學校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考試、競賽,各地已處理相關責任人446人,杜絕“唯獎狀”“唯證書”招生行為。根據有關舉報線索,指導有關地方嚴肅處理了10余起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違規招生、違規亂收費問題,并進行了通報。
據調查統計,全國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8%。第三方評估機構對10個大城市2萬名學生和7萬名新生家長的調查顯示,97.5%的新入學學生對就讀學校表示滿意,83%的家長認為近兩年當地招生入學工作有明顯改進,突出感受是入學機會更加公平,由過去的“擇校熱”變成“擇校難”了,跨區域擇校、“共建生”擇校、擇校亂收費、無學籍招生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改革,認真總結經驗,研究制定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規范管理意見,進一步規范民辦中小學校招生行為,全面推進陽光招生、公平入學,營造良好教育生態。同時,積極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善強校帶弱校、城鄉對口支援等辦學機制,增強學校協同發展活力,提高薄弱學校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家長‘擇校’沖動。”呂玉剛指出。
歡迎關注川越培訓學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微信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高中家長內部資料分享QQ群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